四川新闻网消息(郑婷婷 袁龙 余力)每天七点半左右,今年8月刚履职的内江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支队长曾令忠就准时出现在各条马路、路口巡查,开始他的“马路办公”, 琢磨着各路口人车流量、校门口接送环境,还有群众的“见警率”“管事率”都是他关注的焦点。在他引领下,内江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办公的时空也延伸到各条街道、路口,形成以上率下的“马路办公”氛围,主动在马路上去发现问题、在马路上去解决问题。
![]() |
从“娃娃抓起”,校园门口建交通安全风景线
校门口交通拥堵,这似乎是全国的通病。在“马路办公”过程中,交警部门发现部分学校上下学时间校门口车流拥堵,存在安全隐患,但对因接送学生而停放不当的车辆,一味地贴条子罚款或是强制驱赶拖移不是个长法。为此,交警支队在各学校附近实地观察,他们随身带着个小本子,将观察到的情况详细记录:一天三个高峰时段,车辆的聚集数,车位需求量、超负荷的程度,放学后学生们的走向,远端分流的可能性,学校周边道路的利用率等。在副市长、公安局局长杨绍文的带领下多次深入调研,制定了“一校一策”的护航方案,根据辖区每所学校交通状况的不同“症结”对“症”下药,精准施策。
![]() |
内江十三小高新校区有师生3200余人,相邻的东兴区机关幼儿园有师生1600余人,一到了上放学高峰期由于家长接送学生,校门口就会水泄不通。为此,交警支队积极与校领导商谈,与公交公司协商,定制了公交专线在校门口接送学生,规划了接送车辆的停车区域,实现了人车分流,确保了孩子们的出行安全;同时启用灯控指挥,设立交通秩序“严管区”,深化交通安全宣传,还充分发动“甜城义警”、学校家委会在学校周边路口进行交通疏散,文明劝导。校门口一度混乱拥堵的现象不见了,车流有序、车停有位、学生安全、家长放心。
在内江汉安小学,过街斑马线两端专门配设了文明劝导员,二次过街处有交警指挥,校门口道路加装了隔离护栏,还张贴了交通安全知识宣传海报,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和家长加强交通安全知识的了解。下一步,交警支队将继续实行“一校一策”,确保每所学校周边都成为学生交通安全的“港湾”,每所学校都是一个交通安全教育的基地,每所学校门口都是一道文明交通的靓丽风景线,为美丽内江建设添砖加瓦。
从“源头抓起”,准驾驶员先当劝导员
内江市交警支队支队长曾令忠介绍说,文明交通是开展文明城市创建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充分发挥交警部门职能的同时,从“源头抓起”让广大交通参与者特别是机动车驾驶人能够真正体验到文明交通的重要性才是治本之策,角色的互换带来的是体验的互换,体验的互换才能催生意识的觉醒,而建设美丽内江需要全社会“共同意识”的参与。
![]() |
12月10日,内江市交警支队组织了城区9所驾校负责人及"市道协"负责人召开座谈会,协商推进“文明交通劝导员”行动。“大家都很支持,但也有不同的声音。”驾校承担社会责任的同时,如何保证客户的“体验”?有人担忧如果学员的课程中增加了“文明交通劝导员”这一项,有的学员可能就会因为需要花更多的时间成本而选择其他驾校。对于这些问题,支队长曾令忠“先想了一步”。曾令忠认为,“以人民为中心”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市场化的驾校更需要群众的认可。俗话说:“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为此他给出了解决方案:以街口为“媒”,树起一面“旗帜”,把参与的驾校依次安排在市区主要街口来进行服务,谁的管理水平好,谁的业务水平高,谁的服务更专业,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方案在会上得到了一致认同。据介绍,内江交警支队将会深入探索将“文明交通劝导员”体验教育纳入驾考的科目四,从制度层面构建“文明交通劝导员”常态化机制,并在全市驾校推广。
![]() |
在路口当“文明交通劝导员”的准驾驶员张明花说:“还是挺有意义,作为一名驾校学员,从刚学习开车时就参与到了文明交通劝导行动中,以后开车上路肯定也会更加自觉地遵守交通规则,文明驾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