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消息 11月26日,平安四川建设暨全省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推进会在成都召开,认真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平安中国建设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总结交流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经验,研究部署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四川。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平安四川建设领导小组组长邓勇出席会议并讲话。
![]() |
会议指出,近年来,全省各地各有关部门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把平安建设放到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来谋划部署,确保了全省政治社会大局持续稳定。特别是启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以来,各地积极探索,形成了一批各具特色的典型经验做法,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四川奠定了坚实基础。
会议强调,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四川是助推“中国之治”谱写新篇章的务实之举;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长远之策;是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维护全省政治社会大局稳定的制胜之道。全省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提升政治站位,深刻认识建设更高水平平安四川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要坚持问题导向,打好维护国家政治安全主动仗,有效防范化解社会矛盾风险,筑牢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守住公共安全底线,进一步增强平安四川建设的工作实效,确保政治更稳定、社会更安定、人民更安宁、网络更安静。
会议要求,要用好市域社会现代化试点这一抓手,在工作推进中,始终坚持将社会治理与平安建设统筹规划,打造平安四川建设特色品牌。要牢固树立固本强基思想,做强基层平台阵地、深化平安创建活动、建强群防群治队伍、夯实科技基础支撑,厚植平安四川建设的坚实根基。要强化组织领导、工作联动、考评激励、宣传引导等,为平安四川建设扎实有序推进提供坚实组织保障。
![]() |
副省长、公安厅厅长叶寒冰主持会议,省法院院长王树江、省检察院检察长冯键出席会议。
以下是内江市发言内容
内江市积极构建党建引领城市社会治理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内江市把“红色物业”行动作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的重要抓手,大力实施小区楼院“红色细胞”创建,开展“细”服务,化解“小”矛盾,解决“微”问题,全市盗窃案、矛盾纠纷逐渐减少,物业与业主关系大幅缓和,居民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一、激活“红色细胞”,引领小区共建共治新气象
一是强化党政主导。成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市域治理工作领导小组,设基层组织建设专项组,成立物业服务企业行业党委,积极构建党委政府领导,组织、政法、住建等部门统筹,行业党委推动的工作体系。
二是搭建组织架构。推行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物业和小区楼院党小组组织架构。网格内成型的小区物业企业、业委会、小区楼院同步成立党小组,负责人交叉任职;不成型老旧院落筹建 “自管委”,承担业委会+物业服务双重职能,目前已建小区楼院党组织608个、业委会257个、“自管委” 296个,覆盖率达90%。
三是充实治理力量。从离退休人员、退役军人、网格员中选拔优秀党员担任负责人,兼业委会或“自管委”主任;鼓励党员业主代表参选业委会、“自管委”。目前已选配小区党组织、业委会、“自管委”成员3251名,党组织成员兼业委会、“自管委”主任196名。
二、推进“三项制度”,引领小区规范治理新模式
一是党组织先议制度提效能。凡业委会、“自管委”重大事项决策前,小区楼院党组织先行审议,形成一致意见后按程序议决。隆昌市推行党支部提议制度,加强党组织先行审议权重。市中区通过支部先议、多方商议、居民共议“大事三议”机制妥善处理业主无房产证、拒缴物业费等问题。
二是多方联席会议制度聚合力。定期召开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自管委”等参加的联席会议,协调解决矛盾纠纷。隆昌市通过 “三议一审两公开”制度解决居民反映强烈的电梯安装、绿地维护、基建更换等重大问题212项。
三是民主评议制度促整改。定期公示业委会、物业企业等工作情况,开展民主评价,通过社区党组织约谈、限期整改、改选等方式,强化结果运用,对履职不力的物业企业予以解聘。资中县推行小区“绿、黄、红”三色牌评定模式,不断规范物业企业服务管理水平。
三、注重“分类施策”,引领小区精细治理新格局
一是聚焦群众诉求,解决难点痛点。物业人员、“自管委”成员等通过线上线下常态收集意见建议,围绕专项资金筹集使用、基础设施改造提升等重大事项,集中解决治安乱、卫生差、停车难等问题上千个,改造无门卫、无物业服务、无管理组织“三无院落”136个,实现停车由乱到序、卫生由差到好、水电气费由拖到交的转变。
二是聚焦居民需求,提供精细服务。统筹保安、物业等群防群治力量6千余人,开展大走访、大排查、大服务,夯实平安建设基础。将“双报到”延伸到小区楼院,全面推行“党员义工日”,累计开展环境大清扫、健康大宣传、心理大疏导5000余次。通过活动冠名、志愿者计划等方式,累计组建服务队770支,认领服务项目1800余项。
三是聚焦教育引导,厚植德治氛围。依托“法尺论堂”等阵地,探索身边人讲身边事普法模式。深入开展“践行十爱·德耀甜城”活动,组织文明楼栋、文明家庭、最美居民评选活动500余次,打造道德宣传栏、“家风展示厅”等平台230个,引导崇德向善,不断凝聚小区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