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消息(记者 李永琴)8月31日至9月2日,中国共产党内江市第八次代表大会召开。党代会报告提出,要规划建设现代产业高效集约发展的内江新区,把内江新区作为内江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主阵地,并将内江新区建设列为全市经济工作的“一号工程”。
![]() |
▲内江市第八次代表大会现场(张雷 摄影)
建设内江新区,有利于推动成渝双核要素沿主轴流动集聚,全面提升成渝发展主轴中心城市能级,形成“点—线—面”协同联动网络,推动成渝城市群内部空间结构不断优化。内江新区“新”在哪?三个词看“一号工程”的方向。
布局
“一年打基础、三年出形象、五年显成效”
10年前,内江推进新城建设,带动内江迈入“双百”城市。10年后,内江推进新区建设,并作为全市经济工作的“一号工程”。内江新区将怎样规划、如何推进?
“内江新区的核心要义不是建新城,而是要解决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江产业承载空间不足的问题,通过产业空间的拓展,源源不断地为城市发展集聚要素,成为内江承接产业、彰显活力的空间。”内江市发展改革委主任詹财荣介绍说。
党代会报告提出,要按照“一年打基础、三年出形象、五年显成效”的总体目标,全面建设承接产业转移创新发展示范区、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试验区、沱江绿色发展经济带、西部陆海新通道多式联运示范基地。
![]() |
▲内江高新区传化商圈(内江高新区供图)
按照规划,内江新区突出“产业向南、内自一体”,以沱江绿色发展经济带为轴,有效串联市中区内自合作园区、东兴区经济开发区、内江经开区、内江高新区以及内江国际物流港,着力构建“一带四区一港”的空间布局,全力推进“全面提升先进制造业支撑、培育壮大通道经济枢纽经济、高位推动高层次开放型经济、深度开展体制机制创新、全面建设高品质宜居新城区、联动共建沱江绿色发展经济带”六大重点任务。
“力争用5年时间,新区GDP总量突破550亿元,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超过65%,成为引领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詹财荣表示。
联动
“再造一个产业内江”
党代会报告指出,内江发展根基在产业、希望在产业,产业强则内江强,产业兴则内江兴。
作为内江市经济工作的“一号工程”,内江新区是实施先进制造业强市战略的主战场。
党代会报告提出,要深化与川渝国家级平台协同联动,探索“研发设计+转化生产”等产业协作配套模式,共同推动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产业形成集聚。
![]() |
▲内江市市中区(市中区委宣传部供图)
国家级内江经开区组团重点发展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机械汽配产业;国家级内江高新区组团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和现代金融产业;市中区组团重点发展装备制造、绿色能源、食品医药产业,做强数字经济等新经济业态;东兴区组团重点发展再制造、新材料、装备制造产业,做强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外包和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
东兴区、高新区作为城市核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市的地位十分重要。
在党代会分组讨论中,东兴区委书记康厚林表示,东兴区将紧紧围绕市委建设省级新区的决策部署,立足东兴区地处成渝地区中部的区位优势,在发展规划、城市功能、城乡环境治理等方面积极配合、主动配套。
“产业向南,市中区是主战场之一。”市中区委书记马炬表示,将推进内自合作园区建设,与内江国际物流港产业拓展区产业互补,统筹谋划实施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领域重大项目,不断塑造产业发展新的核心竞争力。
内江高新区经济发展局局长黄全友表示,围绕新区赋予高新区组团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要求,高新区将在全省率先启动省级中试研发平台建设,计划投资15亿元,建设川渝电子信息产业中试研发平台,集聚成渝地区高校的电子信息科研成果,促进新一代电子信息发展。
提升
同步优化提升主城区
党代会报告提出,要大力实施产业强市、开放引领、创新驱动“三大发展战略”,加快建设成渝发展主轴中心城市。
在内江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局长何欣看来,“三大发展战略”催生了内江新区的诞生。
内江新区是以国家级内江经开区、国家级内江高新区和市中区内自合作园区、东兴区经济开发区、内江国际物流港及拓展区域为主体。
![]() |
▲内江市东兴区(东兴区委宣传部供图)
“这几个区域目前都具有良好的产业和人口基础,为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支撑。”何欣认为,当前,内江的发展空间尤其是产业承载空间已经不能满足产业集聚发展的需要,既有城镇、园区基础设施也不能完全跟上产业发展的需要。因此,内江迫切需要新的产业承载主体,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吸引更多的企业、项目落户内江,这样才能源源不断地为城市发展集聚人气和商气。“产业规划要在前,基础建设要跟进。”何欣说。
党代会报告指出,要同步优化提升主城区,按照“依山、理水、传文、营城”策略,推动城市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拓展和内涵提升,加快建设滨水宜居公园城市,到2025年底,力争内江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突破12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突破120万人。加强现代城市建筑设计管理,有序推近老旧小区改造。科学规划建设公共服务及便民配套设施,打造“15分钟便捷生活圈”。加快推进向家坝灌区北总干渠一期一步工程等重点项目建设,配合推动引大济岷工程和长征渠引水工程前期工作,增强城市供水保障能力。建设海绵城市、韧性城市、智慧城市。巩固国家卫生城市、省级森林城市和省文明城市成果,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国家园林城市。
詹财荣介绍,下一步,围绕内江新区“一年打基础、三年出形象、五年见成效”工作部署,内江将切实抓好新区招商引资,筑牢产业根基;超前谋划生成一批产业、基础设施、民生事业等重大项目,推动新区建设扎实起步;出台支持新区建设资金、用地、人才等方面“一揽子”组合政策,按照“清单制+责任制”推进重点任务、重点项目落地落实,确保新区建设早日成势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