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消息(熊强 李永琴)内江文旅资源丰富,文旅发展优势突出、潜力巨大。内江市委七届十二次全会提出,要加快建设成渝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建设成渝特色消费聚集区,大力发展文化旅游,进一步提升内江文化影响力。“这是市委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精神,推进内江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做出的战略部署。”内江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局长杨忠说,“十四五”期间,内江准备从培育三大文旅产业集群、实施四大文旅推广工程、建设五大文旅重点项目、打造六大文旅特色品牌等四个方面入手,进一步推动文化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力争把内江建设成为长江经济带重要旅游节点城市、成渝地区重要旅游目的地和川南旅游中心城市。
培育三大文旅产业集群
建设“巴蜀文脉”人文旅游产业聚群。以儒家文化为核,推进资中古城文化旅游区建设;以大千书画为核,推进内江大千文化旅游产业园区建设;以牌坊文化为核,推进隆昌世界石牌坊之乡建设。
建设“巴蜀脊梁”红色旅游产业聚群。依托毛泽东视察隆昌气矿纪念馆、威远红村石油大会战遗址、范长江纪念馆等红色旅游资源,统筹规划红色景区建设,形成渝西川东和川南地区红色旅游产业集群。
建设“巴山蜀水”生态康养旅游产业集群。加快建设九曲沱江.甜城内江300里生态人文景观长廊、威远穹窿康养运动旅游区建设,形成一批集自然观光、乡村度假、运动康养为一体的生态文旅带。
实施四大文旅推广工程
实施文艺精品创作展演工程。挖掘内江历史文化,创作一批现代川剧、舞蹈、歌曲、书画等文艺作品。抓好《革命理想高于天之罗世文》等电视剧拍摄工作,推动大型川剧《糖坊风云》巡演,建设资中木偶、“资阳河”川剧等非遗传习基地。
实施文旅精品线路推广工程。瞄准成渝市场,优化完善线路,提升“大千故里古牌坊.骑马踩水游内江”精品线路品质。推动石牌坊、石板河、川南大草原等嵌入巴蜀文化旅游走廊精品线路。
实施节会活动品牌培塑工程。争取举办全省性文旅活动,持续提升海峡两岸张大千文化艺术交流、大千龙舟经贸文化节、大千美食文化节等活动的质量和水平,办好世界无花果大会,举办资中祭孔大典等特色民俗节会活动。
实施文旅交流合作工程。推进川南经济一体化、内自同城化,推进川南渝西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参与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推广联盟,加强文旅资源共享、文旅活动共办、文旅基地共建。
建设五大文旅重点项目
推出一批特色景点景区。按照文化之旅、山水之旅、美食之旅、乡村之旅、研学之旅等类别,重点建设资中古城、沱江新画廊、市中区旮旯沟、威远古佛顶等景点景区。
打造一批文旅特色小镇。围绕球溪鲶鱼、内江黑猪、隆昌羊肉汤、内江牛肉面等特色美食,推进万达内江文旅城、蓝城“花萼里”文旅康居小镇、东兴区德国海德堡啤酒小镇、资中回锅肉小镇等重点文旅项目。
开发一批特色旅游商品。推动内江蜜饯、黄老五花生酥、威远无花果、资中血橙等特色商品进景区。深化“民间手艺人”技能大赛成果运用,开展“十大旅游商品”评选,开发特色文创产品。
复兴一批特色古镇古街古村落。建设一批具有历史、地域、民俗特色的旅游村镇,建设“美丽内江.宜居乡村”。重点抓好隆昌云顶古寨、市中区龙门镇、东兴区椑木镇、资中罗泉古镇二期、威远凤凰古寨等开发建设。五是建设一批重大文旅公共服务项目。重点建设市文化馆新馆、博物馆、大剧院,推动图书馆、美术馆等公共数字平台建设,实现公共文化资源共享。
打造六大文旅特色品牌
以大千文化为核心,依托大千龙舟经贸文化节、大千园景区等打造国际国内闻名的中国书画艺术之,打造大千书画品牌。
依托隆昌石牌坊和青石雕刻等传统技艺,争创天府旅游名县、全域旅游示范区和世界石牌坊之乡,打造世界有名国内知名的石牌坊文化旅游目的地,打造石牌坊品牌。
以范长江纪念馆等红色旅游资源为重点,打造富有影响力的红色旅游品牌,打造红色旅游品牌。
依托石板河、俩母山、连界足球竞训基地等打造穹窿康养运动休闲旅游目的地,打造穹窿康养品牌。
依托文庙武庙、资中祭孔大典等打造西部儒家文化传承之乡,打造传统国学品牌。
依靠隆昌小龙虾、资中血橙、威远无花果等,打造旅游美食、文创特色的农旅A级景区,打造农旅特色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