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消息 本网13日从内江市生态环境局获悉,该局以“12345”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制定“一张清单”。制定学习清单,全面系统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的重大意义,明确学习任务、学习进度、学习要求。采取“集体辅学+个人自学”的方式,通过QQ群、微信群等渠道,采取“敲黑板”“划重点”等形式,不定期推送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相关解读材料;在“生态内江”微信公众号上开设“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栏,每周推送一个学习专题,加深干部职工对全会精神和重大部署的理解把握。
办好“两个讲堂”。把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作为加强业务能力建设和干部教育的重点内容,扎实做好干部职工教育培训工作。办好理论中心组学习讲堂。把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原原本本地学、全面系统地学、吃透精神实质。以中心组学习为龙头,示范带动广大党员干部知行合一、学以致用、学用结合。此外,办好生态文明建设大讲堂。将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纳入生态文明建设大讲堂的培训内容,举办两期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培训班;分管领导结合分管领域工作和自身学习体会,每月组织开展一次大讲堂;科(室)负责任人利用科室周会等,每周组织科(室)人员进行集中学习、研讨,切实将全会精神的学习贯彻转化为提升业务能力水平、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强大动力。
抓好“三个结合”。坚持密切联系实际,把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同工作实际结合起来。把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与党建工作结合起来。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为重点,以“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等为载体,多形式开展宣传解读,牢牢把握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不断提升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把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与业务能力建设结合起来。用好“学习强国”“业务能力建设学习中心”等学习平台,采取岗位练兵、分类组队、学习培训、竞赛比武等形式,持续推进业务能力建设。把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与谋划“十四五”规划结合起来。以《建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各项目标、工作部署等为指导,科学谋划“十四五”时期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任务、具体抓手,加快编制全市“十四五”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规划。
践行“四个坚持”。一是坚持以人民群众满意为宗旨。深挖环境信访“金矿”,持续开展“环境圆桌对话”化解突出环境矛盾纠纷试点,全力解决群众身边的突出环境问题,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获得感、幸福感。二是坚持深化改革。深化环境监测和环境执法改革,不断完善环境监测、执法体制机制。深入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用好自动监控、卫星遥感等智能化手段,用好网格化环境监管,提升执法效能。三是坚持科技治污。利用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驻点跟踪研究,在流域污染治理、生态修复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完善信息共享体系,加强环境质量监测、二次污染源普查、排污许可等数据的综合分析应用。四是坚持风险防控。加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扎实开展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提升环境预警应急能力。有效防范和妥善化解涉环保项目“邻避”问题环境社会风险。加强核与辐射监管,确保核与辐射环境安全。
落实“五个狠抓”。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努力推动“十四五”时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迈上新台阶。一是狠抓污染防治攻坚。深入实施“减排、压煤、抑尘、治车、控秸”五大工程,大力开展水污染治理、水生态修复、水资源保护“三水共治”,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化和土壤污染治理,加强危险废物、医疗废物收集处理,确保区域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二是狠抓突出环境问题整改。实行“一个问题一名市领导”牵头督导工作机制,采取明查暗访、提醒帮助、通报约谈、媒体曝光等方式,强化突出环境问题整改。加快推进2个国家级试点工作和2个PPP项目建设。以实实在在的整改成效迎接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三是狠抓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紧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大战略机遇,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落实环评审批与监督执法“两个正面清单”,进一步破除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环境壁垒。加大项目包装、资金申报等培训力度,争取更多项目纳入中央和省上的项目库。四是狠抓治理体系建设。全面落实固定污染源管理、环境损害赔偿等制度;持续开展“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主题实践活动,建立环境宣传统一战线,推动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推动形成党政、企业、公众“三方共治”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五是狠抓铁军队伍建设。进一步深化全市生态环境系统干部职工业务能力建设,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加强干部职工多岗位多经历锻炼,锻造一支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敢担当,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生态环境保护铁军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