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地方频道-内江   >  威远县
威远县“三个三”提升农村户厕改造质量
http://www.newssc.org时间:2020-11-09 16:24来源:四川新闻网
手机看新闻:进入四川手机报 短信看新闻:订阅四川特快

四川新闻网消息 “小厕所、大民生”。农村厕所革命关系到亿万农民群众生活品质的改善,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去年以来,威远县以提升农村户厕改造质量为抓手,着力破解影响质量效果的瓶颈问题,探索形成了“三学习、三直观、三层级”工作法,通过规范改厕模式、技术标准及监督方式,确保改厕质量和群众满意。截止目前,实施整村推进农村无害化厕所改造11311户。

开展“三学习”,严格执行改造标准

学理论,明原理。威远县通过“室内教学、室外走访、媒体宣传”打通理论关。一是室内采用视频分析,比对成功失败案例,分析探究改造细节、建造工艺;组织格式化粪池知识要点培训,开展应知应会考试,培养一批懂技术、会指导的“小能人”“土专家”。二是室外采用定期走访,定期召开院坝会,通过发放问答手册,组织知识有奖竞猜活动,强化农户理论学习;通过发放宣传手提袋、挂历,张贴宣传标识,营造良好改厕氛围。三是采用新媒体扩大宣传,利用微信、抖音多形式宣传农村户厕改造理论知识及改建成果,激发群众自主改厕的积极性。近两年,共计培训人次122人,培训批次6个,发放资料3200余份,镇、村改厕意识明显增强、农户卫生健康意识明显提高。

学技术,懂操作。威远县通过“解疑惑、互学习、勤归纳”打通技术关。一是收集疑惑,针对解答。向全县14个镇收集改厕技术疑难点,形成技术难点清单,通过集中学习建设技术规范、维护规范,针对解答疑惑。二是组织活动,互评互学。每季度选择1个村召开现场会,组织镇村干部、施工队伍学先进、找不足、寻对策,进一步营造了“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三是建立动态归纳台账。针对户厕改造技术难点、易出错点,归纳形成技术攻克台账,实施动态调整,镇村比照自查,逐一销号。

学标准,重品质。威远县通过“学国标、借经验、抓细节”打通标准关。一是强化《农村三格式户厕建设技术规范》《农村三格式户厕运行维护规范》《农村集中下水道收集户厕建设技术规范》“三国标”学习。二是总结近年户厕改造经验,借鉴外地户厕改造成果,结合本县原有地形,因地制宜,统一标准。三是抓实户厕改造细节。针对改造过程中常出现的排气管细、短,厕所密封不严实,盖板制作过于粗糙等问题,形成了镇、村问题列表,制定一对一整改措施,做到改一户成一户。

围绕“三直观”,找准适用技术模式

制作迷你模型样,直观了解单个户厕改造技艺。为方便镇村、施工方高效掌握改厕技术,结合国家标准及威远地形地貌,特制作了30个迷你户厕模型,分别发至14个镇,便于随看随学。同时,为严格规范建设标准,组织技术团队在高石镇童家村跟随指导建成20户国家标准型三格式化粪池,并作为威远县户厕改造的原模型。

建造特色示点村,直观了解多种户厕改造模式。“厕污净化进湿地,三格处理入‘肾脏’,沼气搭配PPP,偏远独户卫生厕”,各镇通过实地调研、试点示范等方式,科学选择改厕技术模式,因地制宜打造彰显自身特色的试点村。如高石镇禾丰村打造“格栅池+两级厌氧池+潜流人工湿地+取样井”模式;向义镇四方村打造“三格化粪池+微动力+灌溉”模式;严陵镇兴家村、连界镇船石村打造“三格化粪池(沼气池)户厕”模式。

打造集聚样板片,直观了解成片户厕改造工艺。随着农村闲置住宅盘活利用工作及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工作的推进。威远县针对新村集聚点建设进行了统筹规划,根据集聚点地形地貌,村庄建设规划,住宅区总体人数,制定户厕建造应对方案。如向义镇水口村,通过安装污水处理设施,铺设管网,接入人工湿地,打造威远美丽生态家园聚集样板片。

贯穿“三层级”,健全质量管理体系

做好群众意见反馈层,抓实质量策划。群众在“厕所革命”中唱主角、当主人,充分尊重群众意愿,认真听取反馈意见,总结形成“自建为主、民主选举、择优推荐”的施工队伍策划方案。一是鼓励群众自建,村干部、党员干部带头先行,即降低改厕成本,又提高改厕参与度。二是民主选举施工队伍,经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同意,民主投票选择施工队伍。三是择优推荐施工队伍,设立队伍备用库,对县域改厕施工队伍进行综合评估,资质过硬、成本适中、改造效果佳者,选入备用库,并推荐给改厕示范村。

做好施工技术主导层,抓实质量控制。秉着坚固、耐久、经济、适用、美观原则,一是严格按照改厕技术标准,确保粪污处理效果;严把用材质量关,水泥标号、导管材质、气管大小要达标,一体化处理罐需具备质量鉴定报告等合格证明。二是结合工程实际,综合考虑质量、进度、成本,从技术、工艺、操作、经济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力求技术可行、经济合理、措施得力、操作方便;对特殊环境条件下的改厕,要因地制宜,即满足改厕效果,又要方便实用。

做好政府质量监管层,抓实质量保证。一是明确责任主体,各级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加强统筹指导,强化一线调度,定期召开“厕所革命”专题会。二是明确牵头单位,威远县农业农村局总牵头,指导推进户厕改造,各局行横向协同,履行定期汇报制度。三是明确监管部门,各级农办为改厕质量监管部门,坚持竖向联动,负责技术指导;村两委为改厕质量督查团,负责改厕工作日常巡查。

编辑:王海静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