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地方频道-内江   >  要闻
四川内江:“五个一批”聚焦打赢残疾人脱贫攻坚战
http://www.newssc.org时间:2020-06-12 09:44来源:四川新闻网
手机看新闻:进入四川手机报 短信看新闻:订阅四川特快

四川新闻网内江6月12日讯(刘世彬)日前,四川新闻网从内江市残联获悉,该市共有持证残疾人12.42万人,其中确认的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19828人。“贫困残疾人是困难群体中的贫中之贫、困中之困。”自脱贫攻坚以来,全市各级残联积极发挥党和政府联系残疾人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助力贫困残疾人脱贫奔康,全市贫困残疾人已在2019年全部脱贫,贫困残疾人“两不愁三保障”总体实现。

落实政策保障一批。配合协调有关部门将各项惠残政策落地落实,切实解决残疾人“两不愁三保障”问题。民政部门为符合条件的贫困残疾人落实最低生活保障、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等政策;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为贫困和重度残疾人落实养老保险政府代缴政策;教育部门将家庭经济困难残疾学生及残疾人子女纳入教育资助;卫健、医保部门全面落实家庭医生签约和贫困人口医保政府代缴等政策,将残疾儿童康复训练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报销范围;住建部门将贫困残疾人作为四类重点对象之一纳入改造范围,为916户贫困残疾人家庭实施危房改造。与此同时,组织实施残疾人扶贫对象生活费补贴,使残疾人得到更多兜底保障。针对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的实际收入,核定其年收入与国定贫困线标准的差额发放,使其年收入达到国定贫困线标准。2016年以来全市共投入资金2354.69万元,为1.55万人次贫困残疾人发放了生活费补贴。此外,全面推行残疾大学生和贫困残疾人家庭子女大学生助学,确保残疾人不因贫困而失学,有力地提升了残疾人及其家庭脱贫增收的内生动力。仅2019年全市投入资金98.67万元,556名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及其子女受益。

就业创业安置一批。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实用技术培训,为贫困残疾人提供适合的种养殖业、传统特色手工业、盲人按摩等培训。推进按比例就业、集中就业、个体就业、灵活就业、辅助性就业等,促进贫困残疾人就业增收。推进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全市继续将残疾人就业纳入公益性岗位进行安置,优先在贫困残疾人及其亲友中招用残联专干、专委和护林员、护路员、保洁员等。目前,全市公益性岗位安置残疾人300余人。扶持残疾人就业创业。制定了《内江市残疾人创(就)业扶持基金管理办法》,安排市级残保金60万元、县级残保金各10万元用于残疾人创(就)业扶持。建立了东兴区接力传递式养兔、养羊、养猪农村残疾人扶贫基地9个,并建立省残联认定的残疾人特色扶贫基地7个。

精准康复救助一批。为贫困残疾人提供了基本康复服务,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率达85%以上,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覆盖率达100%。实施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建档立卡贫困残疾儿童做到了“应救尽救”。2019年4月市政府制定《内江市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实施方案》,并结合省残联出台的《四川省残疾儿童康复服务机构准入标准(试行)》,再次对全市9家儿童康复机构进行评估验收,进一步细化康复机构的管理规范、训练规范、评估规范、验收规范,确保康复质量。开展辅助器具适配,有需求的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实现全覆盖。2016年至2019年共发放辅具共2.4万余件,目前各县(市、区)正在开展辅助器具需求摸底工作。不断提升专业康复服务能力。截至目前,全市建成并运营残疾人康复机构14个。今年将普遍开展机构准入再审核和备案工作,严格执行机构准入标准,提升康复服务水平。

无障碍设施改造一批。大力实施贫困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项目,2016年至2019年,为全市1602户贫困重度残疾人家庭实施无障碍改造,共投入资金549万元。2020年将实现有需求的建档立卡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全覆盖,预计改造431户。

走访慰问关怀一批。在传统节日、助残日、扶贫日等期间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广泛开展走访慰问、帮扶救助、送温暖等活动,让残疾人真正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仅2019年,全市残联系统走访慰问贫困残疾人7079人,共计投入慰问资金179万元。

 

编辑:熊强1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