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内江4月26日讯(李永琴)疫情期间,内江市狠抓农民工服务保障工作,采取“六举措”帮助各行业安全高效复工复产。
![]() |
发挥党员作用,战“疫”冲在前。内江市农民工服务中心依托农民工服务管理综合党委和驻外农劳工作服务站,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疫情期间,内江市昆明农民工服务管理综合党委和驻昆明农劳工作服务站等3个综合党委、14个驻外农劳工作服务站主动配合,积极响应,用实际行动支持全市疫情防控工作。通过各异地商会公众号向当地农民工和家乡农民工推送防控信息,告之农民工减少外出;充分运用科技手段及商会、企业资源进行不见面办事,不见面处理业务;积极开展正面宣传,教育引导家人不恐慌,不焦虑,不信谣,不造谣,不传谣,传播正能量;号召身边的员工、朋友、亲人做好宣传、防护工作,不参与聚集性活动、不聚餐聚会、不走亲访友;主动配合所在村(社区)排查,对自己、亲人和他人的健康负责;劝诫返乡的特别是从湖北、武汉返乡的农民工及农民工党员主动登记,主动隔离。
掌握基本情况,引导有序返岗。春节期间,全市人社系共893人与政法、卫健及乡镇共同走村入户开展摸底调查,协助交通卡口、健康服务,掌握农民工返乡情况。依托14个驻外农劳工作站、异地商会等,加强与省外企业用工对接,重点掌握该市主要劳务输出地用工需求。依托农民工微信公众号和农民工之家网站开展宣传免费健康服务引导。发放免费健康服务告知书10万份。东兴区组织医生进村入社,隆昌市采取“七步工作法”,内江高新区采取化区域、电话预约、排号入检等方式,积极为农民工提供免费健康服务。该市已初步建立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四级农民工服务微信群1700余个。发布“致农民工朋友的一封信”“倡议书”等疫情防控信息200余条次,引导农民工科学防控,合理安排出行时间。
![]() |
制定对应措施,狠抓出行保障。该市在1月17日出台了《关于认真做好农民工等人员有序返岗服务保障工作的通知》(内人社办〔2020〕12号)和《关于进一步做好外出务工人员健康申报证明服务工作流程的函》,明确了主体责任,切实打通了外出务工人员外出绿色通道。威远县按“三步走”严把流程关;市中区用“发现问题”为导向;东兴区创新实施“1+4”服务模式;内江经开区“分类分片分时段”,行动迅速时效领先;内江高新区建立服务专区,“五多五强化”,把安全放在最前面。截至目前,全市已为70万名农民工提供免费健康服务。
组建专业队伍,实施“三进三帮”。内江专门组建1256支市、县、镇、村四级的就业促进小分队,进农村帮民工返岗、进社区帮群众就业、进园区帮企业解难的“三进三帮”就业促进专项行动。举办就业促进专题新闻发布会,开展进村入户政策宣传活动,举行院坝招聘会、扶贫专场招聘会,开通贫困劳动力就业直通车,深入企业开展上门服务,帮助企业申报补贴、解决人力资源问题。截至目前,就业小分队累计开展各类工作1万余次,举行院坝招聘会138场,帮助1.18万人本地就业。
![]() |
突出点对点对接,开展劳务合作。全市累计建立农民工服务微信群1896个,吸纳农民工22.05余万人。发布疫情防控、健康服务、岗位信息、交通信息等400余条次,通过微信群收集到健康服务、交通出行、返岗事项等5大类2万多个需求信息。加强与厦门等省外重点用工城市“点对点”对接,搭建劳务对接平台,疫情防控期间,新增厦门海沧、浙江台州等6个劳务输出基地,新签劳务合作协议8份,定向输出农民工1.08万人。借助网站、微信公众号、就业110平台、FM102.7等平台,引导农民工使用返岗复工“点对点”服务平台和小程序二维码,线上填报出行信息,并指定专人予以回应。
确保“门到门”出行,畅行返岗复工。采用“点对点、一站式”直达运输和公铁联程运输,解决农民工集中出行“最后一公里”运输问题。结合疫情变化与农民工出行需求,主动对接内江籍农民工主要输出地,实行“一市一策一专班”,让农民工“出门进车门,下车进厂门”。开行点对点专列,开通长途包车专车,省际班线正常运力的基础上,调度80台应急运输车辆,保障农民工出行需求。疫情期间,开通长途客运返岗专车累计班次1454辆,专列(厢)9列,运送农民工2.26万人,其中,开行内江北站至浙江台州等免费专列(厢)8列,返岗专车292辆,服务农民工1.14万人。全市省际客运班线累计发班2153车,运送29066人;市际客运班线175条全部开通,累计发班15254车,累计运送116714人;62条县际客运班线全部恢复运行,累计运送42869人;全市265条农村客运班线累计运送464179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