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 李永琴
10月12日,内江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内江市“建设区域物流枢纽”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内江市委八届五次全会以来,加快建设区域物流枢纽取得的亮点、成效。
![]() |
▲新闻发布会现场(图据内江市融媒体中心)
内江市委八届五次全会以来,按照省委赋予内江“建设成渝发展主轴产业强市和区域物流枢纽”定位,内江坚持以路网强功能、以枢纽聚资源、以物流带产业,全力建设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立足西部、面向东盟的区域物流枢纽,争创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
内江市口岸与物流发展中心分管负责人马广锋介绍,内江坚持规划引领,编制《内江市建设区域物流枢纽战略规划》,着力构建以内江国际物流港为核心,以高铁快运物流中心、航空货运物流中心和资中、隆昌、威远三个县域物流园区为支撑的“一港两心三园”空间布局,形成特色鲜明、功能互补的发展格局。去年,内江成功入选全省首批支持建设的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同时,还成功获评为“中国物流绿色行动领创城市”。
成渝地区南向开放门户优势为发展物流产业赋能。内江持续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先后建成了内江保税物流中心(B型)、资中站集装箱作业场改造等项目,47个现代物流重大项目预计今年完成投资超百亿。狠抓企业培育,全市A级物流企业培育实现了历史性突破,仅今年就新增了14户A级物流企业。
“通过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从东盟进口的桂圆干、榴莲等深受消费者喜爱。今年我们还从巴基斯坦进口了182吨干辣椒,在抵达内江保税仓两天后,就分拨到加工厂,让成渝两地的群众品尝到了来自远方的‘辣’味。”马广锋以案例生动介绍内江畅通物流通道,朋友圈越来越大。近年来,内江持续扩大与东盟的经贸往来,着力把内江打造为东盟地区农产品和成渝地区工业品聚集、分拨地,常态化开行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顺利开行了跨境公路班车,有力促进了与东盟经贸往来,贸易额增速从2021年的59.0%增长到2023年的117.6%,东盟已成为内江市最大的贸易伙伴。
在“一降一升”中感受内江推动物流高质量发展的质效。今年以来,内江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提升通关便利化,全市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率从2022年的15.2%下降至14.7%。内江国际物流港铁路专用线、内江公路物流港建成后将极大地促进公路与铁路的有效衔接,推动降低物流运输成本。内江还成功入选了四川(西部)物流大数据中心平台试点试用。在推广应用中国(四川)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方面,“单一窗口”使用率较去年年底提升了11.9个百分点,达71.6%。
“今年7月,在与磨憨口岸紧密联动下,来自老挝的首单优质木薯淀粉高效抵达内江,物流成本下降35%,通关效率提升了10%。”针对提升通关效率方面,马广锋也作了详细介绍。今年,内江保税物流中心(B型)成功获批。封关运营后,能助力企业发展,提升内江乃至川南、川中开放能级,又能促进内江及周边群众在家门口实现“海淘”。同时,内江还加强与广西北部湾和云南昆明、磨憨、河口等沿海沿边口岸合作,协同开展边境通关、跨境物流、市场贸易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