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民族团结之花在净土村结出民族共同繁荣之果

2024-09-30 16:03 来源:四川新闻网
编辑:刘浩然

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 陈颖

1984年出生的自玉仙2003年自彩云之南来到天府之国,二十多年过去,已经深深地融入到四川省内江市的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大业之中。以隆昌市石燕桥镇净土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石燕桥镇电商联盟召集人的身份,带领净土村各族群众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推动净土村实现从贫困村到乡村振兴示范村的华丽蜕变,让民族团结之花在净土村结出了民族共同繁荣之果!她先后荣获“省级脱贫攻坚奋进奖”“四川省旅游能人”“四川省乡村振兴担当作为好支书”等荣誉。

内江市少数民族数量虽多,但少数民族人口少比例小。自玉仙这样一个彝族姑娘能成为全村脱贫攻坚领路人、乡村振兴带头人,在于她的共产党员的觉悟和使命初心。从担任村总支书开始,阻力压力都比常人大。强者总是迎难而上,把压力转化为动力。面对质疑和各种困难,自玉仙没有退缩,以比常人更大付出更多努力更加主动地融入当地各族群众,挨家挨户走访,摸民情、听民意,用一件件小事,献一份份真情,殚精竭虑为村民服务,开拓创新助村民脱贫致富。

在自玉仙组织下,净土村构建“党支部+党小组+居民小组”联系服务制度,采用“社长提+工作专员审+村两委议”模式,建立“收集—办理—答复”闭环工作机制,办理各族群众代办服务事项400件,办理满意度达100%。建立“石榴籽同心家园”,定期召开“庭院议事汇民声”院坝会,收集各族群众需求诉求200余个、意见建议80余条。成立“小燕子”志愿服务队伍,为各族群众提供心理咨询、助学助残等服务,打造“一站式”便民服务窗口,实现“群众诉求不出村,自己事情自己办”。

自玉仙在2015年回净土村返乡创业起,就投身于阿里巴巴农村淘宝行业,为村民提供代购代卖服务。担任村总支书之后,更是充分发挥电商专长,帮助村民代购,帮助合作社和村民推广农特产品,有效提高了村民的收入和村集体经济的水平,方便了村民生活。为了推动民族文化交流和产业发展,自玉仙多次带领村两委驻村工作组到她的家乡云南大理开展交流学习,和彝族、布朗族、苗族、佤族、回族的村落进行党建共建农产品互通。借鉴当地的农旅优势,在净土村打造了远近闻名的“星空部落”露营基地及特色旅游商品。在产业发展上,净土村建设起集展示、参观、体验为一体的隆窑遗产博物馆,弘扬千年土陶文化;培育专合社6个,油茶深加工企业1家,科学化、规模化新种植油茶7300余亩,形成“产、供、销”为一体的完整输出链;深入挖掘本地特色文化资源和自然风景,先后引进业主打造了星空部落露营基地、乐陶山庄、陶然茶居等消费新场景,吸引游客20余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200余万元。

在自玉仙的带领下,全村各族群众守望相助、共同发展,民族团结氛围浓厚,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至2200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从零收入到20万元,村内土陶、玻璃等18个企业为各族群众提供就业岗2000余个,筑牢了各族群众“富脑袋”的思想基础,也夯实了各族群众“富口袋”的物质基础。净土村也先后获评“国家级森林乡村”“四川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示范村”“省级乡村治理示范村”“四川省旅游重点村”“省级改革创新名村”“省级传统村落”“省级乡村文化振兴样板村”等称号。

村民们不禁感叹“今天的净土村,早已不是颗粒无收的‘净土’,而是一片洁净、明净、纯净的生态致富之净土。”(图片来源:隆昌市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