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平米”的守护

2023-11-27 12:13 来源:四川新闻网
编辑:陈荞

四川新闻网消息 “2件羽绒服,1张电热毯,5件外套……”内江资中县银山镇的卷烟零售户唐玲正在清点送给当地贫困户的衣物时,听到门外有招呼声:“小唐,快来帮我接一下。”

看着一大背篓的红苕,唐玲估摸着有五六十斤,“刘妈,你背那么多红苕去卖吗?”

“我特地给你尝的,特别甜!”老人喘着气。

“刘妈,我这里还多呢……”

“那你对我的照顾还少啊?”

……

唐玲拗不过老人,赶紧接过沉重的背篓,收下这份厚厚的心意,眼角略有湿润。

唐玲给镇上的困难户准备的过冬衣物。

在唐玲这间67平米的小店中,经常出现这样的场景。原来,这也是她一路上坚定信仰和感恩守护的温暖回馈。

回忆刚经营这家小店的时候,唐玲遇到了许多困难,但在身边的好心人帮助下,她才慢慢过上幸福安逸的生活。那些好心人,有镇上的邻居、有烟草公司的客户经理……

“99年我就‘主动’下岗了。”谈起22岁时的冲动选择,唐玲却不觉后悔,“当时我上班的资中县银山化工厂经济压力大,要求每组票选一名下岗者,我年龄最小,又是党员,相比其他组员我还算过得去”。她认为这一决定,让其他人有了希望,也让自己有了更多可能性。

下岗生活没想象中那么顺利,但还充实。唐玲四处打零工,农贸市场卖菜、餐厅里当服务员、服装店帮人卖衣服……无论在哪里,她都认真工作,也得到了很多同伴的认可。可她内心的梦想一直在捣鼓,于是她和丈夫几乎花光所有积蓄,租下一间67平米的铺子,开了一家属于自己的店——玲玲超市。

在经营初期,了解到唐玲夫妻没有经营经验,负责过该片区的烟草公司客户经理对她“格外照顾”。鲁经理指导唐玲订购商品品类,跟她交流推介技巧,协助她做好分类陈列;郑经理教会她通过手机直接在网上订货;到了营销数字化转型时期,周经理指导她使用智慧收银机,利用智能设备帮助她拓展会员,分析店里消费群体以实施精准营销,在唐玲的努力和客户经理们的守护下,这家“玲玲超市”已成为小镇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转眼20年过去了,唐玲靠着这家店攒下一定积蓄,生活慢慢好起来。而看着镇上那些生活依然困苦的村民,唐玲不禁回忆起当初在厂里入党时的誓词、回忆起客户经理们对她细致入微的帮扶,心里感慨万千。于是,便有了她无数次积攒旧衣物、生活用品的场景,也有了无数次周边贫困户向她赠送“小特产”的场景。

2020年疫情期间,唐玲更是将储备来售卖的油、盐等生活品,免费分发给当地村民。她亲自分拣打包,挨家挨户配送,还把自己的店铺当做服务站,供应志愿者和群众免费口罩、方便面等物资,她成为了守护当地群众的强大后备力量。

作为镇上相对年轻的商家,唐玲也一直以党员的身份以身作则,与同行守望相助,共同进步。“小唐,帮我看看呢,我怎么查不到销售数据”。

“刘叔,我给您操作一遍。” 唐玲耐心讲解。

唐玲的“优秀党员”证书。

镇上有许多年纪偏大的经营户不会操作收银机,对新系统不熟悉。于是唐玲跟客户经理商量,统一时间集合,由客户经理先做讲解,自己再和他们一起讨论分享,渐渐地大家对卷烟零售智能新设备的操作熟悉了。这个67平米的小地方也成为了镇上卷烟零售户们的智慧传播地。

赤子其人,寸心如丹。唐玲几十年如一日对邻里的关怀,使她无愧于入党初心。知责任者,大丈夫之始也;行责任者,大丈夫之终也,她积极参与关爱独居老人、留守儿童的活动,帮扶同行生产经营……由此,她连续七年被评为了县级优秀共产党员。

因为自己淋过雨,所以总想替人撑把伞。在这67平米的小地方,烟草行业的客户经理们守护着“她”,唐玲也守护着党员的初心,守护着乡邻的利益。她用自己小小的身板为大家撑起了一把“伞”,撑起这座小镇上关于“守护”的意义。(文/邹新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