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消息(李永琴)9月26日,资中县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推进大会召开,动员全县医疗系统主动探索、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为提升基层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提供有力支撑。
![]() |
资中县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推进大会现场
会前,还举行了资中县人民医院医共体总医院和资中县中医医院医共体总医院揭牌仪式,标志着该县县域医共体建设正式进入组织实施阶段。
大小医院成“一家”
会上提出,当前,全县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医疗卫生的进一步发展面临诸多难题亟待解决,县乡医院之间优质医疗资源分配不均衡,发展不平衡的矛盾日益突出,县级医院“人满为患”,乡镇卫生院“门可罗雀”。
“不破解这些难题,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就难以为继,高水平医疗健康建设就难以推进,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医疗服务的需求就无从谈起。”会上,资中县政府副县长朱鸿飞开门见山,一针见血谈问题。
如何破解这些难题?为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优化医疗健康资源配置,全面推进资中县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工作,今年8月,资中县印发《资中县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了具体工作目标:在2023年底初步建成目标明确、权责清晰、分工协作、有效运行的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2024年底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明显增强,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升,有效的分级诊疗、合理诊治以及有序就医新秩序基本构建,县域就诊率力争达到90%。
《方案》还在医共体组织架构、管理体系、运行管理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明确。
具体而言,资中县整合建立了由资中县人民医院和资中县中医医院分别管理的2个医共体,全县22个镇卫生院划分至2个医共体内。资中县人民医院医共体由资中县人民医院和13个镇卫生院组成,资中县中医医院医共体由资中县中医医院和9个镇卫生院组成。
![]() |
资中县人民医院医共体总医院揭牌仪式现场
“资中县人民医院是全县医教研中心,将切实抓好医共体的建设,由‘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树立大健康大卫生的理念。”作为资中县人民医院医共体总医院,该医院党委书记黄德玖表示,将携手13家分院建成紧密型的医共体团队,共同为全县城乡居民提供疾病预防、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医疗救治、慢病管理、家庭医生等医疗服务,不断提高城乡居民健康水平,不断提升全县人民群众的就医获得感。
![]() |
资中县中医医院医共体总医院揭牌仪式现场
“资中县中医医院是全县中医药医教研中心,资中县中医医院医共体总医院揭牌,这将是中医院与9家分院发展的重要机遇。”该医院党委书记陈雪飞表示,将携手9家分院,结为紧密型医共体团队,形成服务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利益共同体、管理共同体,分工协作,上下联动,提高团队技术水平,增强团队服务能力,提升基层就诊率,优化医保基金使用效率,改善人民群众就医获得感。
群众看病有“医”靠
大会还对资中县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的相关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着力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
——要充分发挥县级医院上联下带的纽带作用,将全县医疗资源整合成“一盘棋”,把更多优质医疗卫生资源引向基层、投入基层,全面提升县域整体医疗服务水平,更好地为基层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更好地促进基层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要大力推动县乡跨机构医疗信息共享,全域推进智慧医院建设,持续扩大远程医疗覆盖范围,着力实现省市县乡村远程会诊、远程检验、远程心电、远程影像互联互通、结果互认。
——要全力提高诊疗质量,细化制定统一诊疗标准,全面实行总医院“下派帮扶”和分院“上派学习”机制,不断优化“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服务模式,着力实现医共体内医疗服务同标同质化,让更多的常见病、多发病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能得到较好诊治。
——要赋予家庭医生一定比例的医院专家号、预留病床位等权利,特别是要做好贫困人口、慢性病患者以及老年人等重点人群签约服务,更好发挥家庭医生在预治常见病、多发病上的独特而突出的作用。
——要积极探索紧密型医疗共同体“打包”付费,落实好医保与分级诊疗、价格、控费、签约服务等政策衔接,发挥杠杆作用,有效引导居民首选基层看病、就近看病,进一步提高医保资金使用绩效,实现资金可持续、群众得实惠、医院得发展的目标。
“医共体改革是一项涉及千家万户切身利益的系统工程。”内江市委副书记、资中县委书记路松明强调,要主动担当、积极作为,以坚定的信心和决心,不折不扣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全力推动医疗卫生资源供给向更优质、更高效、更高层次迈进,为促进城乡全面深度融合提供坚强保障。(图据资中县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