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消息(徐磊 丁成娇 李永琴)安全发展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近年来,成都市武侯区以创建省级安全发展示范城市为重要契机,坚持做好科学统筹、风险管控、综合治理、应急保障“四篇文章”,创新超大城市中心城区城市风险防范机制,打好城市安全风险防控的主动仗,全面提升城市安全发展水平。
坚持高位谋划 做好“科学统筹”文章
绷紧防范化解风险这根弦,近年来,该区高位谋划、科学统筹,落实安全生产十五条措施,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以“六位一体”隐患发现机制和安全生产“五项制度”为抓手,形成安全生产暗访检查和隐患通报督促整改制度,落实全流程闭环管理措施,提升城市安全水平。
从被动保障“城市安全”向主动创建“安全城市”转变,2021年,启动省级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创建工作,指导区政府安办从“面”上统筹协调,部门和街道从“线”上推动落实,各个社区从“点”上发力,高质量推进创建各项工作。
强化科技赋能 做好“风险管控”文章
打造全省首个街道城市安全风险智能管控平台,在此基础上,建成全区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平台,打造隐患排查、消防处置等应用场景,在4条城市生命线和10个重点行业领域,辨识、评估安全风险源1.7万余项。
通过市、区联动,布设7700余个前端感知设备,实时监控城市“生命线”运行情况。建设智慧水务平台,实现水务全流程智能调控;建设桥梁灾害监测预报预警系统,24小时“贴身”保障桥梁安全;通过智慧工地平台系统,对73个建设工地实时监控;建设液化石油气钢瓶智慧监管平台,开展全过程溯源管理;为887户独居老人家庭安装智能烟感等设备……
开展“智慧韧性安全城市建设工程”建设,扎实推进城市堤防、河道等防洪工程建设;开展灾害防治工程建设,规划建设一类应急避难场所1个,新建地震预警终端9个;加快智慧安防系统建设,建设智慧安防小区320个,完善电动自行车智能充电场所1582个。
聚焦源头基础 做好“综合整治”文章
加大对燃气、危险化学品、消防、建筑施工、自建房等重点领域执法监管力度,建立问题、责任、整改“三张清单”,逐一整改、逐项销号,实现隐患闭环管理。通过购买社会化服务的方式,建立12支安全生产巡查队和30名专家组成的区级应急管理专家库,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专业化水平显著提升。
持续深化安全生产清单制管理,建立区领导干部包街道、街道领导干部包社区、社区干部包网格的包保责任制。厘清42个区级部门安全监管责任边界,消除安全责任盲区。从领导督办、月度约谈、即期惩处、隐患整改每月交账和履职评价五个方面,强化街道和部门考核,将责任落实到最小工作单元。
开展燃气管网安全排查整治,改造燃气管网31公里,实施“液改气”工程惠及商家、居民3406户,为18个老旧小区改造燃气设施,补贴更换家用热水器等燃气具19104户。
每月一主题,面向重点单位主要负责人开展“安全生产法治大讲堂”;一街道一主题、一场馆一特色,在华兴街道、浆洗街街道、簇锦街道建设3个城市安全体验馆。开展“安全隐患随手拍”有奖举报活动,鼓励市民积极参与到隐患排查发现中来。
树立底线思维 做好“应急保障”文章
建立救灾物资协议储备联席会机制,完善应急救援物资储备制度,健全应急物资储备调用机制,做好突发事件应急物资保障工作。建立安全生产监测预警分中心和800兆应急立体通信指挥网,执行“7×24小时”应急值班值守制度。
建立区级消防站6个,配备专职消防员118人、灭火车27辆,各类消防救援器材装备1万余件;建设街道一级微型消防站19个,配备专业队员、1.5吨微型消防车及救援装备;组建区级应急救援尖刀分队1支、街道应急救援队11支、社区应急救援分队71支。2021年以来,组织各类应急演练300余场,大幅提升应急救援队伍实战能力。
安全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该区将全力打造安全发展典范之城,为实现加快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城区贡献力量,为构建综合性、全方位、系统化、现代化的超大城市中心城区安全保障体系提供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