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村托起振兴梦

2022-12-02 15:29 来源:四川新闻网
编辑:陈荞

 

图为内江市局(公司)到威远县新场镇开展乡村振兴工作座谈

四川新闻网消息 穿行在内江市威远县的乡间田野,粮油现代农业园区观景台伫立在青翠葳蕤中,实木与鹅暖石交错相映;新场镇主街的人行步道平整宽阔,铺上沥青的柏油主路横卧在热闹街市;小河镇民治村修建起中药材烘干房,承载着当地“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建设的希望……

绿水青山间,宜居宜业和美乡村逐步建立。

 

图为内江市烟草专卖局(公司)党组书记、局长、经理杨海智(右二)实地调研民治村佛手种植情况

这条回家路越走越平稳

老话说:“要想富,先修路”。但修路后,怎么维护与修补是威远县新场镇百姓心中的另一道难题。

“路不平,车子骑慢一点!”这是周围居民常常叮嘱自家儿女的话。

陈善生一家就住在新场镇顺河街。“以前是普通的水泥路,时间长了,难免坑坑洼洼,骑自行车、三轮车都要特别注意避开,安全有隐患。”谈起家门口的路,陈善生开玩笑地说:“路边的车从你旁边经过时,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水。”

2022年7月,内江威远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与新场镇人民政府通沟衔接后,实地考察了新场镇路面实际情况。8月,威远县局(分公司)积极获得了捐赠资金,对该区域约3500㎡ 需修补的路面进行0.05m厚的黑化提升,“道路黑化”项目正式开工。

在新场镇,升级的不仅有“沥青路”,还有约2000余平方米的人行步道。作为全县绿色生态发展片区的中心乡镇,破损严重的人行道严重影响老百姓出行及镇容镇貌。

改造提升后,高低不平的水泥路变成了宽阔平坦的沥青路,黝黑的道路平整地穿过大街小巷;人行步道上来往行人步履匆匆,孩童打闹,垂髫老人步履蹒跚,形成了一道道安居和睦的风景线。

“现在出门就有沥青路,比以前好太多了,飞尘也变小了。马上要春节备货了,也不用担心运输问题了。” 陈善生高兴地说:“人行步道修好之后,出行也更加安心了。”

 

图为小河镇民治村中药材烘干设备

“烘出”药农致富新希望

乡村振兴,产业是关键。

随着乡村振兴工作的不断推进,民治村因地制宜发展“一村一品”特色产业,种植中药材600余亩。其中主要种植的中药材为佛手,每年生产约500余吨,经济价值300余万元。发展中药材产业不仅盘活了村里闲置的土地,也为村民提供了就业增收的渠道。

中药的硬通货永远是品质,除了种植技术外,规范化加工炮制也是铸造中药材品质的一道难关。烘干技术和烘干条件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不能及时烘干保存进行制作,将带来巨大经济损失。

“药是有灵性的,一枝一叶,咱都不能糊弄处理。”50岁的药农许代高,是民治村本地人,是当地数得上号的中药种植专业人士。“我们种植的佛手质量相当不错,如果能有专业的烘干设备进行烘干加工,不仅能优化药效、含量,提升产品附加值,还能够延伸产业链条。”

2022年下半年,威远县局(分公司)按照乡村振兴“产业兴旺,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体要求,结合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结合民治村的实际情况,以“四议两公开一监督”村民自治民主决策为原则实施“中药材烘干房建设”项目,与镇人民政府共同协作修建了30平方米(包含烘干设备)的中药材烘干房。

目前,按照“政府推动、企业帮扶、药农实践”的推广方式,中药材产业逐步发展为民治村的特色富民产业,佛手制品作为特色中药材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之一。

农村地大物博,发展广阔,但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不能是“一锤子买卖”,必须要发展产业链条,完善基础硬件设施,让乡村具有“造血”功能,才能激发农民自身的蓬勃活力,最终实现乡村振兴。

 

图为新场镇道路黑化项目完成后农贸市场图

在新起点上秉承初心

11月30日,内江市烟草专卖局(公司)主要负责人在威远县实地调研乡村振兴工作中,收到了来自新场镇街道社区居民委员会和新场镇老场村村民委员会的两面锦旗,感谢内江烟草在助力激活乡村振兴这“一池春水”中作出的努力和贡献。

据悉,自乡村振兴帮扶工作、“311”干部帮扶基层行动开展以来,内江烟草对威远县新场镇给予了较大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撑,投入帮扶资金67万元。

期间,威远县局(分公司)切实提高政治执行力,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先后进行实地走访调研、志愿服务活动12次,推进实施了新场镇敬老院、观景平台建设项目、路面黑化提升项目、场镇人行道整治项目及小河镇民治村新建中药材烘干房项目,为2个乡镇的2万余名村民带去便利与实惠,为当地因地制宜发展“一村一品”特色产业注入生机动力,赢得村民一致好评。

助力乡村振兴,离不开帮扶干部倾力奉献、苦干实干。他们穿行于乡间小道,实地走访调研对口场镇12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9次,牵连起千家万户,听村民的“急难愁盼”,看乡间的“炊烟袅袅”……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内江市局(公司)主要负责人杨海智说:“我们要坚决响应党中央号召,在新起点上秉承初心,在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上下功夫,以行动践诺言,以小我铸大我,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田园风光、诗意山水、民俗风情、农耕文明孕育着中华儿女搁不下的乡情乡愁。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内江烟草人将持续做好“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以乡村振兴为着力点,持续描绘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新画卷。(周叶 图/文)